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圖說青海
【為建設美麗青海增綠添彩】在環(huán)湖北岸種下春天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丁玉梅
發(fā)布時間:2025-04-30 08:34:37
編輯:張小千
QQ圖片20250430060229春日種樹植新綠。丁玉梅 吳萍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28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zhèn),前一日的春雪尚未消融。迎著春寒料峭的晨風,上百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扛著樹苗、提著水桶,在土地上種下遲來的春天。

  “根系要舒展,表土回填時注意分層夯實。”海北州林業(yè)和草原局林草科科長金萬貴蹲在泥地里,雙手托著三年生的青海云杉,耐心教干部群眾如何種好樹。

  當天,2025年海北州義務植樹活動全面啟動。州直機關及海晏縣2600余名干部群眾分別在克土沙區(qū)腹地和原子城,揮動鐵鍬播撒春意。2025年,海北州計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07萬公頃,其中,義務植樹121.27公頃,栽植各類苗木36.6萬株。目前,海北各地已紛紛啟動義務植樹活動,掀起義務植樹熱潮。

  海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海省東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帶,是青海湖流域和祁連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核心區(qū),生態(tài)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作為祁連山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冰川、濕地和草原孕育了黑河等重要水源,維系著河西走廊、青海湖及黃河上游的水資源安全。青海湖北岸濕地在調節(jié)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

  此次義務植樹活動,是海北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推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海晏風大,樹得固定好,免得剛種好的樹苗被風吹倒。”植樹現場,海晏縣公安局三角城派出所民警李國斌細心地撥開樹坑邊上的積雪。樹苗種下后,他將坑里的土踩得嚴嚴實實。自從了解“時代楷模”尕布龍的事跡后,他每年都會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希望為青海的生態(tài)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春日暖陽下,植樹現場人聲鼎沸,處處涌動著勞動的熱潮。志愿者自由組隊、默契配合,兩人搭檔或三五成組,在技術員的指導下迅速投入植樹工作。揮鍬鏟土、扶苗填坑、夯實圍堰、提桶澆灌,每道工序都銜接有序、一絲不茍。

  此次植樹活動,共種植青海云杉、丁香、榆葉梅等9000株苗木。一株株新苗迎風而立,在春風中舒展嫩綠的枝葉,宛如一道綠色屏障,為海北國土綠化事業(yè)注入新活力,為生態(tài)環(huán)境增添勃勃生機。

  與此同時,克土沙區(qū)的植樹現場同樣熱火朝天。志愿者干勁十足、分工明確:兩人一組合力抬起茁壯樹苗,有人手持鐵鍬奮力刨坑松土,還有人仔細扶正苗木、壓實新土。海晏縣林場場長閆福臣穿梭于各個植樹點位,時而蹲下檢查苗木根系舒展情況,時而用卷尺測量株距行距,并不時叮囑身旁工作人員:“樹苗要栽正,土必須踩實,后期管護也千萬不能馬虎。”

  據介紹,近年來,海北州扎實推進國土綠化,累計完成國土綠化面積10.27萬公頃,義務植樹380萬株。今年,海北州國土綠化工作圍繞“一城五業(yè)、全域生態(tài)”總體發(fā)展格局,以“三區(qū)四邊”為重點,在前期“擴面增顏、擴面復綠”的基礎上,以“擴面增幅”為目標,堅持“全民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原則,確保按時完成植樹任務,提升義務植樹盡責率。

 �。▉碓矗呵嗪H請螅�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江蘇考察
省委召開專題會議 吳曉軍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jiān)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yōu)秀項目公示
青海西寧:平價蔬菜新鮮實惠獲市民點贊
黃南州夏日廣場系列活動啟動
24H熱點
“五一”假期來西寧植物園邂逅春天
在海拔2200米處讀西寧——記南京市對口幫扶西寧市...
“五一”試運營 新青海國際會展中心即將亮相
【黨旗領航】基層治理“小陣地” 托起民生“大幸�!�
西寧市城中區(qū)“陽光市集”啟動
走近科學 從校園開始——青海改革樣本觀察·教育提...
青超聯賽來了,西寧雪豹足球隊正式出征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
650余名勞模乘“五一”紅色研學專列赴金銀灘感悟“...
西寧市舉辦第二屆職工群眾羽毛球比賽
熱點圖片
“五一”假期來西寧植物園邂逅春天
“五一”假期來西寧...
在海拔2200米處讀西寧——記南京市對口幫扶西寧市工作組組長劉博
在海拔2200米處讀西...
“五一”試運營 新青海國際會展中心即將亮相
“五一”試運營 新青...
【黨旗領航】基層治理“小陣地” 托起民生“大幸福”
【黨旗領航】基層治...
西寧市城中區(qū)“陽光市集”啟動
西寧市城中區(qū)“陽光...
走近科學 從校園開始——青海改革樣本觀察·教育提質(二)
走近科學 從校園開始...
青超聯賽來了,西寧雪豹足球隊正式出征
青超聯賽來了,西寧...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用方向盤轉動城市溫度——記西寧公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城南調度分中心五隊2路駕駛員張福生
【中國夢·勞動美——...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為建設美麗青海增綠添彩】在環(huán)湖北岸種下春天

青海日報
2025-04-30 08:3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為建設美麗青海增綠添彩】在環(huán)湖北岸種下春天

青海日報
2025-04-30 08:3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為建設美麗青海增綠添彩】在環(huán)湖北岸種下春天

  • 2025-04-30 08:34:37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50430060229春日種樹植新綠。丁玉梅 吳萍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28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zhèn),前一日的春雪尚未消融。迎著春寒料峭的晨風,上百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扛著樹苗、提著水桶,在土地上種下遲來的春天。

  “根系要舒展,表土回填時注意分層夯實。”海北州林業(yè)和草原局林草科科長金萬貴蹲在泥地里,雙手托著三年生的青海云杉,耐心教干部群眾如何種好樹。

  當天,2025年海北州義務植樹活動全面啟動。州直機關及海晏縣2600余名干部群眾分別在克土沙區(qū)腹地和原子城,揮動鐵鍬播撒春意。2025年,海北州計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2.07萬公頃,其中,義務植樹121.27公頃,栽植各類苗木36.6萬株。目前,海北各地已紛紛啟動義務植樹活動,掀起義務植樹熱潮。

  海北藏族自治州地處青海省東北部,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帶,是青海湖流域和祁連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核心區(qū),生態(tài)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作為祁連山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冰川、濕地和草原孕育了黑河等重要水源,維系著河西走廊、青海湖及黃河上游的水資源安全。青海湖北岸濕地在調節(jié)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

  此次義務植樹活動,是海北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推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舉措。

  “海晏風大,樹得固定好,免得剛種好的樹苗被風吹倒。”植樹現場,海晏縣公安局三角城派出所民警李國斌細心地撥開樹坑邊上的積雪。樹苗種下后,他將坑里的土踩得嚴嚴實實。自從了解“時代楷模”尕布龍的事跡后,他每年都會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希望為青海的生態(tài)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春日暖陽下,植樹現場人聲鼎沸,處處涌動著勞動的熱潮。志愿者自由組隊、默契配合,兩人搭檔或三五成組,在技術員的指導下迅速投入植樹工作。揮鍬鏟土、扶苗填坑、夯實圍堰、提桶澆灌,每道工序都銜接有序、一絲不茍。

  此次植樹活動,共種植青海云杉、丁香、榆葉梅等9000株苗木。一株株新苗迎風而立,在春風中舒展嫩綠的枝葉,宛如一道綠色屏障,為海北國土綠化事業(yè)注入新活力,為生態(tài)環(huán)境增添勃勃生機。

  與此同時,克土沙區(qū)的植樹現場同樣熱火朝天。志愿者干勁十足、分工明確:兩人一組合力抬起茁壯樹苗,有人手持鐵鍬奮力刨坑松土,還有人仔細扶正苗木、壓實新土。海晏縣林場場長閆福臣穿梭于各個植樹點位,時而蹲下檢查苗木根系舒展情況,時而用卷尺測量株距行距,并不時叮囑身旁工作人員:“樹苗要栽正,土必須踩實,后期管護也千萬不能馬虎。”

  據介紹,近年來,海北州扎實推進國土綠化,累計完成國土綠化面積10.27萬公頃,義務植樹380萬株。今年,海北州國土綠化工作圍繞“一城五業(yè)、全域生態(tài)”總體發(fā)展格局,以“三區(qū)四邊”為重點,在前期“擴面增顏、擴面復綠”的基礎上,以“擴面增幅”為目標,堅持“全民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原則,確保按時完成植樹任務,提升義務植樹盡責率。

 �。▉碓矗呵嗪H請螅�

作者 丁玉梅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